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谐、发展—施耐德电气与第三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自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们一直追寻着这个问题的答案。伴随不断爆炸式的革新过程,人类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史无前例的飞跃。然而,当工业文明带来无尽的经济繁荣和物质丰富的同时,人们却忽略了:人类与自然之间持续了数百万年的关系,也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自然的对话

如果把工业革命视作一场人类与大自然的对话,那么可以说,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人类为追求生活品质,不断向大自然索取,却很少聆听过它的声音。为此,大自然发出了它有史以来最洪亮的警告。正如杰里米·里夫金在他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所言: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日薄西山,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正在威胁世界上所有生物的生存,这些是愈发明显的事实。寻找新的出路迫在眉睫,我们被历史推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起跑点,它要求人们在走近自然、了解自然的前提下,探索一个全新的能源体制和工业模式的未来。

设想一下,当数亿计的人们将自己家里、办公室里、工厂里生产出自己的绿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联网”上与更多人分享,而且这就简单得像现在网上发布消息一样;我们不用在开车和享受蓝天之间做抉择,而是在随处可见的电动车充电处为爱车充上电,然后继续出行的乐趣……事实上,这种“能源民主化”的构想将从根本上重塑人际关系,影响我们的生活、工作、甚至社会管理。与此同时,它也让人们也第一次如此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这些揭示了未来工业革命的核心—追求“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谐、发展”。

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一批具有前瞻理念、创新技术的企业纷纷涌现出来,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现奠定着基础。其中,作为全球能效管理专家的施耐德电气,和工业革命的渊源尤为深远。施耐德电气成立于1836年――恰好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黄金时代的前夕。当时施耐德电气先后开发出欧洲第一辆蒸汽机车和蒸汽船,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先行者。当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施耐德电气准确预见到产业发展的趋势,及时转型,将业务重心转移到电气革新上,再度成为世界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举足轻重的核心力量。

推动产业升级、始终关注人类未来科技发展方向、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这些理念已经在一次又一次的工业革新浪潮中,逐渐根植于施耐德电气的战略思想。今天,在即将到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施耐德电气无疑也将承担起领导者和行动者的重任,以业界领先的能效管理技术和解决方案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

“能效”的智慧

杰里米.里夫金在他的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表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五大支柱就是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每一座建筑都可转化为微型发电厂,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并存贮技术存储间歇式能源,再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电网转化从而实现能源共享,运输工具也将转向插电式及燃料电池动力车。

不难看出,作者所描绘的蓝图上,施耐德电气的重点业务领域密切相关能源与电力革命,这正是它所提倡的“善用其效 尽享其能”的发展方向。施耐德电气相信自然资源有限,人类的智慧却是无限的。如何学会在有限的自然资源中最大限度地同自然“和睦共处”?如何在开发资源的同时保护资源?如何在使用资源的同时节约资源;“消耗”资源的同时又创造资源?都将在不断的创新中找到答案。

作为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经济和环保的能源。目前,公司已经在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智能住宅、高效企业和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形成综合解决方案的领先优势,从而帮助客户实现更多收获,更低消耗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看到:2050年,随着全球人口、经济和工业的增长,能源的需求将会翻一番,而为了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全世界需要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一半。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能源挑战,前瞻的思想无疑是最好的引擎。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如果说过去的革命塑造的是人与科技的纽带,那么,在仅占全球面积2%的城市聚集着50%人口的当今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意味着一场人与自然重塑关系的革命。此刻,中国古代哲学的“道法自然”, 似乎正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理念遥相呼应。事实上,不正是这种跨越时空、超越地域的智慧,不断推动着人类勇敢前行么?

Submit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Your name is required

Please enter a valid email address

An email address is required

Please enter your message

Luce Design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