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系统:效率和可靠性

本文对限制LED效率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这些设备及固态照明系统可靠性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对LED的主要损耗机理进行了研究,特别是thermal rollover问题、高温条件下效率的降低、正常使用导致的机能损耗、因过量能耗导致的蓝光/绿光/白光 LED 效率损失进行了分析。LED并不是影响固态照明系统效率的唯一因素。此外,变压器、一次光学和二次光学设计以及驱动器的选择(直流和 脉宽调变)等其他因素也会大大降低基于 LED 照明系统的性能。

openning pic_副本

本文第二部分对影响LED系统可靠性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我们讨论了导致设备退化的可能因素,特别是对逐渐老化的机理(半导体芯片、荧光粉及封装的老化)和突然退化机理(如因静电释放、过电应力和热插拔而导致的退化)进行了分析。最后,我们对用来测量 LED 光源光效维护系数和正确预测 LED 寿命的主要标准(LM80和TM21)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LED  系统的效率:我们如何克服物理限制?

与传统照明灯具相比,LED 系统被认为是极具效率的灯具。尽管近年来一些 LED 商业照明设备(如Cree MKR)的光能转化率高达 200lm/W,但一些物理机理仍然限制着 LED 系统的潜在发展,特别是在高电流和高温工作条件下。

温度对效率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增加,流明转换率会降低,其降低程度与构成  LED 的元件-半导体的物理特性有关。随着腔面温度的增加,流明转换效率会降低,同时发射辐射的波长会增加(因此辐射能量会降低)。这一现象被称作“thermal rollover”现象,其形成直接取决于LED基础性材料半导体的类型。可见光LED通常使用两种不同的半导体:适用于紫光、蓝光和绿光 LED 的基于氮化镓 (GaN) 的合金半导体、基于磷化铟(indium phosphide) 的合金半导体、以及适用于从琥珀光到红光 LED 的基于铝镓材料的合金半导体。然而,由于主动区和带有体阻挡层的半导体中量子阱之间能量差的缩小,基于铝镓材料的 LED 会比基于氮化镓的 LED更易损耗。为避免这些损耗,需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使用最高效的散热系统降低腔面温度;其次要增加腔长和增大发光区宽度。(图1, a – b)。

不同的温度指LED 照明系统发出的光与不同的反侧光(例如,红光和白光 LED)混合时,就需要根据LED本身的腔面温度选择一个电流补偿系统。这对于将高效专业的白光 LED 发出的光与绿光和红光LED融为一体的、新一代光引擎来说尤为重要,通过借助高演色性(CRI 90)发出一种暖色温光(2700-3000K),来平衡热辐射量。

在理想的条件下,这些光引擎在效率和光质方面都具有出色的性能。然而遗憾的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由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耗,因而各种组件光谱的均衡程度得到了削弱。因此,为了保证光谱整体的均衡性,需要使用装有热光学数字微控传感器的反馈系统。由此可见,温度不仅影响 LED 的效率,而且还影响一些较为复杂的系统的显色特性,因此需要对这些系统加以调整。

光衰

LED 也有光衰问题,但造成该问题的物理机理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研究显示,当极化二极管的电流密度增加时,其发光效率就会下降。光衰在强电流条件下会变得很快,目前市面上的 LED 的效率最高降幅多达几个百分点。

很多物理现象被认为可能与光衰有关,最常见的两种是俄歇复合(Auger recombination)和载体溢出 (carrier spillover) 。在俄歇复合现象中(以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奥杰的名字命名,他在19世纪20年代研究宇宙射线时发现了这一机理),一个电子与一个空穴(正电荷相当于带负电荷的电子)复合,并将能量传递给第三个载流子(电子或空穴),然后将储存的能量驱散转化为热能。该过程与注入 LED主动区的电荷浓度成比例关系。由于这一过程会产生热能,而不发生光辐射,因而会降低辐射效率,特别是在强电流密度条件下。载体溢出是指LED主动区中量子阱的电荷在复合发光前发生泄漏的现象。俄歇复合和载体溢出会成为非辐射复合的主要机理,并会吸收主动区中释放的大部分电荷。

尽管这些现象的起源是物理性起源,无法变更,但是可以通过制定适合的LED材料、设计和结构方案来减少这些现象的发生。减少光衰发生的一般方法是尽可能降低电荷密度,使其等于注入 LED  的电流密度。这为我们提供两种可能的方法:最简单的方法是改变LED芯片的设计,以增加表面积;第二种方法是对芯片本身的晶体结构进行改变。增加芯片表面积会影响表面电流分布的均匀性,这虽简单但成本较高,这是由于LED的生产成本取决于所用芯片的表面积。因此,该方案可灵活适用于消费照明市场。降低电荷密度也可以通过影响设备的晶体结构来实现,氮化镓的晶体特性使得主动区的电荷密度较高。该晶体具有压电性:晶体长大后会在特定晶向产生极强的电场。压电场会对LED产生负面影响:压电场会分离电荷,并将电子从空穴中移走,因而会大大降低发生辐射复合的可能性。

遗憾的是,由于最适合LED及其基片外延生长的网格方向是压电场最强的方向,这无疑会增加发生辐射复合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利用能量垒将电子和空穴约束在非常狭小的量子阱中(测量尺寸约为3纳米),以此来促使主动区交替出现的InGaN层和 GaN 层的成分发生变化。该设计必然会导致量子阱内的电荷积聚,因而会大大增加载体的密度,进而加快光衰的速度。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一些研究实验室正在努力获得沿不同晶向生长的LED外延结构,这将产生一个低强度的压电场,并将促使量子阱尺寸增加,进而降低载体的密度。与传统极性设备不同,这些新型的LED设备被称作非极性设备或半极性设备(具体取决于晶向)。

整个系统的效率

此外,其他的机理损耗也不可忽视。在评估LED系统的电光转换效率、能量转换效率(系统用来转换电功率和光功率的效率),需要考虑整套LED系统的所有组件。图2显示了在设计一个高效照明灯具时如何对LED的所有组件(不单单是LED)进行优化。

LED 系统可靠性有关的问题

与所有半导体设备相同,LED 可靠性高,寿命长,一般寿命是 50,000小时至100,000小时。尽管生产成本高于传统光源,但由于高可靠性及高效率使其极具竞争力。在大多数情况下,白炽灯和荧光灯容易突然退化,也就是说,在使用几千小时(白炽灯寿命约为1000小时,荧光灯寿命约为8000小时)后就会突然发生故障。相比之下,LED 的退化过程通常是逐步的,也就是说,工作过程中光通量会逐步下降(可能会突然发生故障,表现为快速停止工作,具体内容将在本文末尾介绍)。在逐步发生退化的情况下,问题在于,由于设备老化问题,光通量会下降30%(例如,设备只能发出初始光通量的70%)。

尽管LED尺寸小,但其结构非常复杂(图3)。设备中心有一块发出蓝光的半导体芯片。该芯片外面涂有一种被称为YAG 的磷光材料,该材料能够将 LED 发出的蓝光转换成白光。

此外,我们还安装透镜(通常为硅胶透镜)来提高设备的光提取效率和光束角范围。在高工作电流、高接面温度条件下以及LED本身发出的高能辐射的不良影响下,在正常工作过程中,LED的所有组件都会发生退化。现在,我们将介绍LED的主要退化机理以及用来评估这些设备寿命的方法。

半导体芯片退化

该发光芯片以半导体作为基础材料(AlInGaP或InGaN),半导体材料在极高温度下(通常为700°C至1000°C)采用外延技术制造而成,通常在LED正常工作温度下表现得较为稳定(接面温度最高达到150°C)。尽管温度不会导致LED芯片发生明显退化,但高密度电流通路会导致芯片发生明显退化:穿过接面的电子有足够的能量破坏晶格。

因老化导致的缺陷能够捕捉穿过主动区的移动电子,并防止它们生成光能(非辐射复合)。老化过程中,LED的工作电流越高,这一效应越明显:最新研究显示,退化速率与LED工作电流成线性比例关系。

封装与磷层退化

据LED生产商介绍,市面上的一些 LED 最高能够在150°C的接面温度下工作。尽管该温度不会对半导体芯片造成危害,但会使LED塑料封装变黑,该塑料封装通常用来反射设备发出的光线和确保光提取效率最大化。另一个高温退化机理是安装在LED芯片上面的生成白光的含硅层的荧光粉变黑。这两种机理会大大减少LED发出的光,并且会改变光源的色度坐标。根据阿伦尼乌斯定理,封装和磷层退化通常是由热能引起的。

这意味着,退化所需的时间越来越多地取决于1/T(故障时间与exp (-Ea/kT)成比例关系),其中T是指老化过程中LED的暴露温度,而Ea是指活化能 (activation energy) 参数,用来表示老化过程中对温度的依赖性:随着温度的增加,LED寿命会大大降低。通过在加速老化条件下的试验(在不同接面温度下了解设备的热力特性),我们可以计算出退化过程的活化能 (activation energy),并推算出实际工作条件下的LED寿命。LED生产商和可靠性研究实验室(例如,帕多瓦大学工程系与LightCube合作进行研究)通过系统研究,并借助不同类型的加速试验对 LED 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图4) 。

突然故障:静电释放和热插拔

LED 通常会逐渐退化。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基于 LED 的光源会发生突发故障、瞬时故障或永久性故障。LED 发生退化的两个主要原因是静电释放(ESD)和电力过载(EOS),这将会使电流强度超过LED  所能容忍的最大强度,并引起对结型半导体或为芯片载运电流的接点(焊线、金属轨道等)的瞬时退化。

静电释放通常发生在电子元器件的生命周期内:包括从生产(此时,芯片在静电作用下接触机器负荷)到组装(若该过程由未使用专用设备进行接地连接的操作人员来完成)再到最终使用过程(例如处在暴雨中的街灯)。静电释放(ESD)发生时通常会产生过量电流(达几十安培),并且会持续数十/数百纳秒。当LED工作电流多次长时间大幅超过厂商推荐的最高电流时,就会发生电力过载(图5)。电源电压急速波动或热拔插后,容易发生电力过载(如,将 LED 或 LED 模块连接到已打开的电源上)。

在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电流强度低于静电释放时所产生的电流(几安培),但持续时间更长(约为一毫秒)。发生电力过载或静电释放的 LED 或 LED 模块会发生明显的退化。在大多数情况下,半导体材料熔断/断裂后或为 LED 输送电流的连接线(焊线)发生保险丝熔断后,结合点会发生短路。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有必要对驱动系统进行优化,以确保其不受过电压影响,并且有必要对生产和组装过程进行优化,以消除静电释放的原因。最后,我们也可以使用保护性结构(例如瞬态电压抑制器))或设备来避免 LED 模块承受不必要的电压峰值。

标准和规则

为了确保 LED 用户能够对市面上产品的可靠性进行有效的测评,我们在此引入了两个重要标准 IES LM80和TM21。规则第一部分为测评基于 LED 光源的退化情况提供指导帮助。它们对老化测试方法、LED 工作温度和应力测试间隔时间进行了定义,以便于对 LED 退化情况进行评估(通常至少需要进行6000小时的应力测试,并且需要至少每隔1000小时做一次测试)。IES LM80对如何执行退化测试进行了说明,而 IES TM21则借助实验测试结果制定了 LED 寿命预测指南。这两种标准所建议的方法的运用有助于获得 LED 的主要评估结果:然而,在确认技术是否可靠之前,还需要对两种标准进行很长一段时间(几千小时)的应力测量。在设计和生产阶段,不可能总是进行这么长时间的测试。为了设计出一款质量可靠的系统,需要 LED 系统的热电和光学设计进行优化,以确保工作条件在厂商推荐的参数范围内,进而确保达到规定的可靠性要求。

Submit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Your name is required

Please enter a valid email address

An email address is required

Please enter your message

Luce Design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