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新经济模式的逐渐成形,和员工构成及意识形态的变化,对于办公室的设计、布局、使用和管理也在快速地发展和进化着。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联合飞利浦开展的中国办公照明未来趋势研究显示,办公室环境正在从按等级和功能划分的工作场所向更加开放和有助于协作的工作场所转变。智能互联照明将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远不止为员工的日常办公提供充足的光照,还能提升他们在办公室的舒适度、工作效率和满意度,甚至还能促进社会交流,激励创新的企业文化。
为了推广中国的绿色建筑及节能事业发展,促进绿色照明科技的进步,201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科技中心”)与飞利浦开始筹划并实施“中国办公照明未来趋势”课题研究工作。11月24日,作为此次研究的重要成果,由科技中心联合飞利浦共同编著的《中国办公室的变革:对照明影响力的观察》一书正式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该书揭示了中国办公市场、办公室环境和办公室文化的变革及未来走向,并为相关行业的研究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中国办公室的变革:对照明影响力的观察》一书正式发布
当前,发展绿色建筑,应用节能技术,已成为中国开展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手段。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要求建设行业要“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大力推广节能电器和绿色照明,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50%”。“由此可见,国家已经把绿色建筑提到战略层面,绿色照明也成为了跃然纸上的重点领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总工杨西伟表示,“科技中心与飞利浦的研究合作,以及研究成果的出版发行可谓恰逢其时,既顺应了国家进一步发展绿色建筑、开展节能减排、实施绿色照明的要求和号召;也对我国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和对绿色照明产业的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总工杨西伟发言
“这本书在研究和编撰中采用了独特的视角,从以人为本的立场出发,讨论中国办公室环境和办公室文化正在发生的变革”。飞利浦专业照明解决方案灯具部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总经理杨绍文介绍说,“以人为本”的原则同飞利浦秉持的“创新为你”的品牌理念和承诺相一致。无论是课题的研究,还是产品的开发,只有从人的需求、愿望出发,才是其意义所在。我们相信,通过这样有意义的研究,能够为我们今后的创新计划确定发展方向,并且为提高人类办公环境的生活品质,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为推动中国的绿色建筑及节能事业发展,促进中国绿色照明科技的进步,发挥积极的作用。”
飞利浦专业照明解决方案灯具部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总经理杨绍文
中国经济正处在从工业占主导、政府投资支持的经济模式逐渐转向一种能够带来更高价值的、以服务为导向的、以知识为驱动力的新经济模式,并以本地的创新和创业精神作为支撑。这种经济模式要求员工受过良好教育、具有更高的技能,他们能够更加自主地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展开工作,将中国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设计”。同时,80后,90后开始加入60,70后,共同构成办公室的主要力量,其背景和意识形态都有不同。伴随着这种转变,人们的工作场所正在转化为更加舒适和时尚的办公环境,对于办公室的设计、布局、使用和管理也在快速地发展和进化着;由此将带来对全新办公环境解决方案和服务的广泛需求。
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办公环境的变革正体现为三大浪潮,分别是:
• 以高效节能实现成本节约
• 以舒适环境提高工作绩效
• 以敬业的企业文化获得可持续创新
其中,照明系统作为办公室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大浪潮中发挥了关键的推动作用。飞利浦在该书的编著过程中,针对应用节能、舒适、智能的绿色照明系统,提供了诸多实际案例和数据,充分阐述了办公、人和照明之间如何进行相互作用,以及照明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对中国办公室变革的影响。
“照明将在未来写字楼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除为一般的办公室工作提供充足的照度之外,未来的照明解决方案还能为提升员工在办公室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甚至是员工的满意度做出重大贡献。新一代的LED 照明解决方案,加上对日光的合理利用,将能够为任何办公环境创造最优化的照明设计”,飞利浦社会文化研究和创新高级总监Reon Brand介绍说。
飞利浦社会文化研究和创新高级总监Reon Brand介绍《中国办公室的变革》一书内容
Reon Brand提到的未来照明解决方案,即智能互联照明解决方案,已经在日前正式投入使用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近零能耗示范建筑”中得到部分采用,该方案所采用的照明系统具备日光感应、人员动静感应、场景个性化智能调控等功能,可实现极为优化的节能水平以及创造更为舒适的照明条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还采用了以太网供电技术,即通过一根线可以实现供电和传输数据两个功能。这意味着照明系统现在可以变成一个信息通道,建筑管理者可通过专门的管理软件则可以对空间利用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照明的使用做出更合理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