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座博物馆,两种风格

这两座博物馆的照明改造项目都是由米兰的照明设计工作室 Metis Lighting 负责设计。由于它们自身的内在特性,使得这两个同属于艺术展览的设计在有些地方比较相似,但是在处理手法、施工方式乃至于灯光照明的设计,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布雷拉宫美术馆

布雷拉宫美术馆是米兰的一间艺术博物馆,1809年由拿破仑一世建造,是意大利最大的美术馆之一。该美术馆位于布雷拉宫,是一栋十八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主要收藏十五世纪文艺复兴初期至十八世纪洛可可艺术盛行时期的意大利绘画,其中不乏如著名画家卡拉瓦乔创作的《以马忤斯的晚餐》等杰出作品。

picture 1a_

改造理念

项目的主要设计思路首先是将空间照明与展览区照明分开,因此,为该博物馆树立一种“艺术品收藏盒”式的独特风格就显得非常重要,但同时也要让参观者可以好好欣赏这里所收藏的作品。最后定下的方案是提供两种不同亮度的灯光照明,一种用于空间照明,另一种则用于艺术品照明。

对原始照明系统的改造

该美术馆的照明设计于四年前启动,现在仍在不断变化中。由于预算有限,布雷拉宫美术馆方面只想进行一次小规模的改动,并要求施工方尽可能在小范围内进行改造。早在项目启动之初,设计工作室就完成了对现有照明系统的分析。原有的照明情况并不好。主要的照明系统采用的是已过时的荧光照明装置,并且光源的显色指数低于80,只能提供间接照明与漫射照明。原先的照明系统没有对绘画作品提供重点照明,因此参观者无法欣赏到油画艺术的笔法、用色以及立体感。针对该美术馆照明改造项目的实施需要同时照顾到这栋建筑本身,以及其内部所收藏的作品,并且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受到许多制约因素的限制。比如,不能用任何方式改动这栋古老建筑的任何地方,建筑内部的电气设施也无法更改,项目预算也非常低。

为了不影响绘画作品给人的视觉效果,同时也为了让这些艺术品的“收藏盒”在外观上看起来一致,美术馆的主要展厅使用了一种可调光式的间接照明方式。无缝荧光灯与可调光装置选用的是高显色性(显色指数85,色温3,000K)的光源,这些照明设备安装在墙面顶部的铝制结构上,能够在天花板上营造出不断变换的灯光效果。与间接的空间照明不同,艺术品照明必须通过不同的方式增强绘画作品的真实感:提升光源显色性、使用颜色更适合的光源、将照明亮度增加至油画照明的标准亮度150lux、最大程度减少红外线与紫外线以防止它们损害这些艺术品。

picture 2a_

最终效果的呈现

照明设计工作室在美术馆内使用了一种非常简单却有效的照明系统。他们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种可以安装在天窗或者墙面的框架中的集成式活动照明系统,避免了对建筑结构以及电气设施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如图1a)。在综合考虑显色性、光束角度的灵活性、光源色彩以及成本等因素后,卤素灯似乎是最好的光源选择,并且卤素聚光灯上一向都装有红外线与紫外线过滤器。巨大的展厅与大幅的画作,再加上照明装置与画作之间相隔甚远的距离,这些都是令设计师们最终选择窄束的卤素聚光灯的主要原因。LED 聚光灯或许是当下的发展潮流,但是在低预算的项目中,成本依然是它难以跨越的障碍(如图2a/3a)。尽管受到上述种种的限制,但项目改造的成效却令人欣慰。设计师用很小的改动,换来了展览品的空间感与现实感的显著提升。

巴加蒂·瓦尔塞基博物馆

巴加蒂·瓦尔塞基博物馆则完全不同。首先,它是欧洲最好的家庭式博物馆之一,地处米兰的老城区。巴加蒂·瓦尔塞基博物馆是一座真正的十九世纪贵族宫殿,里面保存了许多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品。作为一间家庭式博物馆,其设计主旨是让这里更像一个家而非博物馆。经过精心设计的灯光,使游客更好地欣赏整体环境,因此除了某些特别重要的展品之外,这里没有对馆内的任何收藏品进行重点照明。具体情况不同,对照明的需求也就不同。

改造理念

由多个部分共同构成的新照明系统已经竣工:颇具美感的原始照明系统,以及显色性高的新光源与照明技术,二者魔幻般的组合让新的照明系统不仅增加了收藏品的美感,还提升了馆内环境自身的丰富程度。

对原始照明系统的改造

在进行项目改造之前,巴加蒂·瓦尔塞基博物馆的照明主要依靠的是天花板上十九世纪的枝形大吊灯,以及墙上的壁灯。所有的光源用的都是显色性较差的紧凑型荧光灯泡,为了满足新的照明要求与亮度,设计师们换掉了这些灯泡与卤素灯。不过,问题最多的还是天花板上的那些玻璃枝形大吊灯(如图 1b)。这些都是从十九世纪保留下来的枝形吊灯,同时也是每间房间的主要照明装置。设计师希望保持这些大吊灯的原有构造,并且让它们不仅可以提供直接照明,同时还能间接照亮那些珍贵的木制天花板。另一个问题是这些吊灯的玻璃灯罩内装的都是紧凑型荧光灯泡(而非最初使用的白炽灯),这些灯泡装在玻璃灯罩中显得有些偏大。由于灯泡与玻璃灯罩靠得太近,使得灯罩的表面显得非常明亮,但周围的环境却相当昏暗,从而在玻璃枝形吊灯与室内环境之间形成了强烈且炫目的亮度对比。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每个玻璃灯罩内安装一组非常小的 LED 装置,使用高显色性(显色指数小于93)高亮度且色温为3,000K的 LED 灯作为光源。分布在这组装置的底部和顶部的 LED 光源数量并不均等,从而增加间接照明并减少直接照明,营造新的灯光氛围同时避免玻璃表面的眩光(如图2b)

最终效果的呈现

设计师在其中一间房间内进行了模拟实验,并根据玻璃灯罩的不同尺寸,定做了三组大小不同的 LED 装置。用这种方法,既能保留古老的枝形大吊灯与十九世纪的环境氛围,同时也能为博物馆照明提供所需要的标准亮度,并且提升了这个地方的美感。这项改造取得的成效好得令人难以置信,实现了在不使用任何“不搭调的装置”的条件下,将整个室内环境变得明亮的目标。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并且保留了原汁原味,这或许是项目所能取得的最好结果(如图3b/3c)。

Practice

Submit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Your name is required

Please enter a valid email address

An email address is required

Please enter your message

Luce Design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