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宜衡(家泽) 总经理
今年贵公司有什么新产品出现呢?新产品中的新想法或者一些创新的元素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LED本身就是一个PN二极体,给它适当电压、电流,它会产生光和热,如果散热好,能导出去的话,光衰幅度将会大大减小,LED灯具的寿命就会长,一般来讲5到10年。但是现在很多产品在这个方面做得不足够,原因就是他们对热的结构不怎么了解,忽略它,热闷在里面就容易产生光衰。Light Ocean在台湾有两个厂房,一个是底板,另外一个是 封装厂,我们在上游购买芯片,下游由自己做封装,像这个设计板,我们的工艺用材是铜片,而不是目前市场通用的铝极板,它很薄 ,中间热阻低,芯片直接种在底板上,热就能迅速传导出来 ,温度降低,寿命就会拉长,光海在底板上已经有了八 年研究和生产经验,一直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到现在为止在全球范围拥有30多个国内外的专利。
光海在R&D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简单讲 ,从产业链来说,做封装,做应用,光海位居产业中的核心,我们做的是如何组成这个灯, 各种瓦数的灯,室内或者室外,因为底板设计团队很强大,这封装技术能使热阻降低,所以我们能灵活反应。像我们也做一些非标准品,客户提供要求我们能够很快的做出来,这源于我们团队的快速反应技术能力。
贵公司的R&D占营业额多少?
投资大概占营业额的20%到30%,研发团队人数大概25%。
贵公司的产品中哪种产品需求最大?
产品主要分两大类,室内的主要是小瓦数灯具,单价少、数量多;户外的单价高、数量少,所以营业额来讲是差不多五五分成的,我们有一系列的产品在发展。而数量上来讲室内小瓦数灯具销售的比较多,但是单价少。
LED是当今照明的新宠儿,有没有经验都参与生产和开发,这样的话你觉得有没有产业过剩的现象? 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
现在有人说今年是LED元年,有人说几年前就都已经开始了,我认为今年可以说是春秋战国年,各公司动不动都进来,认为市场够大,都能占有份额。事实上市场是很大,眼睛看得到的地方,就需要照明,就都有可能是市场。但是好产品是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出头,两三年就替换掉的灯就不是好产品,那它的生产公司就会被淘汰掉。我们如果做好自己就不用担心。
如果一个灯泡能用5到10年,那么未来的利润空间和渠道会怎样发展?
这个要看公司定位,有的公司它定位在两三年就更新,那么就属于维修品。从技术来讲,我们的产品能够做的越久对我们是一个肯定。我认为将来有一天,技术发展到市场上会买不到LED灯具,当一栋楼建好了LED就已经安装上去了,而且它很耐用,很久都不需要更换。问题是如何去兼顾市场,随着技术进步,等到市场成熟的时候,价格降下来,LED的寿命会越长,行业就会冷静下来。市场那么大,不一定要求人家每年都要换,以此来作为销售渠道,不是企业之道。
到目为止中国灯泡生产已经占市场份额很高了,LED的出现,台湾企业会不会有优势,还是和现时一样?
就台湾的发展背景来讲,电子制造业有些基础,半导体,无线终端,还有LED应用技术作为新市场,大家都想往这方面发展。我们一直从事研发生产。我认为这是一个互相合作的时代,不管市场在哪,不能单纯从中国市场看,要从全球市场来规划如何分工 ,台湾的优势在于LED封装技术,而国内的优势在于整合、应用领域,还有人才市场,问题是怎么整合这些优势。 国外的很多传统的大厂,像飞利浦,有很大的渠道,但是这个新领域不一定就是他们能占领大部分渠道,未来某段时间 LED可能发展出一个大品牌。LED是革命性的,传统照明的大渠道不代表他们以后LED也会得到大渠道。我一直觉得不是大的打败小的,而是快的打败慢的。
有没有担心另外一种新光源的出现?
人类的科技发展,不要墨守陈规。只要是符合当前节能减碳趋势的产品都有可能出现,对此我不会怀疑。我们也在研发新技术,但是目前重点在 LED。
您认为LED的可持续性在哪里?
传统的白炽灯已经被欧盟已经被禁止了。LED好处在于省电、环保、无毒。目前在逐渐的取代照明的市场份额,将来配套设施齐全一些,政府支持,技术支持,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光海有没有生产基地在国内呢?
目前光海的研发跟生产都在台湾。我们也在大陆物色合适的封装地点,主要还是看供应链,放在哪里对我们最合适。光海的中国总部在上海,所以我们可能在华东地区建立封装工厂,来做后续加工等工作。
中国是一个大国,全国城市化脚步在加快,市场需求很大。作为你们光海,如何扩大市场份额呢?
我的职位是大陆地区总代表,主要任务就是推广我们的品牌。我们在北、中、南都设有办事处,发展代理商,目前就是逐步建立体系,推广市场。
有计划和上下游的公司进行策略联盟的投资方式拓展市场?
我们希望我们的封装规格和技术有朝一日能够成为行业的一个规格,规范,这是我们现阶段的目标,如果能有相关规范的支持,或者政府支持的,再让大家看到好的产品 ,这个目标就有可能达成。
战略联盟的话,您觉得国外好还是国内好?
目前在谈的是一个国内的保险公司,它是一个很大的团队,客户很多。还有灯具的公司,我们也在商讨怎么去合作,做互动。
有打算跟国外公司合作吗?
有。我们最近在和飞利浦的总部做一些测试,再做报告出来。另外韩国有一家也在研究投资计划,双方的应用领域的互动。我的立场是主要在国内发展,台湾主要是面对整个大陆,再根据市场做搭配。
最后一个问题,未来五年的挑战是什么呢,这个挑战如何去克服?
我们还是希望我们的专利技术能变成行业的一种指标,希望看到实际的成绩出来 。其实五年是一个商业周期,能够看出良莠,如果有好的时机,例如制定规格出台,我们有和北京的朋友在做一些交谈;与照明协会也有沟通,希望让我们的产品浮出水面。实际成绩做出来,跟规格制定搭配,这样就能实现我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