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 Crystal 展是汇聚当代主流艺术家围绕探讨水晶的概念及内涵的展会,其主题由策展人杰罗米·散思(Jérôme Sans)提出。在本次的北京设计周上,不仅包括曾经在伦敦展览时已展出其作品的 Ron Arad, Maarten Baas, Arik Levy 和 rAndom International 等一批大师的精品,还荟集了刘峰、师建民,李鼐含和宋涛等几位中国设计师的杰作。所有这些极具创意的展品都被布置在一个非常前卫的展示空间里,该空间由来自 MAD 建筑事务所建筑师马岩松设计。
光线分布
从照明设计师的角度而言,向该空间引入光线将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由于该空间为钻石状,由一种黑色织物隔膜制成(如一面黑色的镜子,能够反射光线),参观者进入后犹如进入一个巨大的水晶结构内部。本次展出的艺术品奇形异状,尺寸与结构千姿百态,其中很多作品完全是依靠光线来呈现自身的优势、诠释本身内涵,因此这些作品应尽可能的避免暗色环境。
为了使内部的黑色隔膜能彻底折射到每个作品,光源的点位与朝向成了该项目的关键所在。此外,设计师最初的设计理念旨在将原本黑暗而冗长的房间转变为符合参观者需求的展览空间,即让艺术品成为关注的焦点、亮点,又使空间内保持一定的亮度,从而不使参观者感到压抑或陷入潜在的危险中。同时,本次展会本身也是个社交空间,大家能够相互交流。此外,安装在关键位置的聚光确保了整个展会空间的安全性与舒适性(而不是重点打亮某个艺术品)
照度的设定
在此展馆中,绝大多数艺术品有特定灯光的投射呈现于游客的面前,而另外一些作品则必需通过借助周围的光环境。理解每件艺术品的特点及内涵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创意方案的拟定也是为了进一步加深此种感知。设计师将展馆内的色温设定为4000K,而艺术品的照明则设定在5000K(除有特定光线需求的艺术品外),从而使整个展览空间达到一种晶莹剔透,可以触摸未来的感觉。
光与作品的融合
游客沿路可陆续看到背板上显示的关于艺术家以及作品的介绍,同时旁边还附有视频展示。这些背板与艺术品交替出现,从而使参观者在一件件具有震撼力的展品之间有进行思考的空间。在这个不规则、充满活力的空间里,显示屏成为贯穿该空间的唯一纽带,为周边作品提供恰当的光线,同时,重点打亮且不失其柔和特色的照明效果成为该空间灯光设计的关键所在。
光与建筑的结合
在短时间内,为该展馆设计一种无眩光、无反射、可控的照明方案是将建筑照明与活动照明结合的关键。许多细节问题都需要在现场做决定,另外合理的设计理念是保证高质量照明的根本。在由马岩松设计的作品顶端可一览该展馆景观,顿时将此人群拥挤的展馆变成由月亮投影(由光线投射的光线形成的月亮轮廓)而形成的绝佳美景。得益于 ETC 聚光灯照亮水晶结构侧边,通过投影实现的“月亮”成为黑暗环境中主要的发光点。在该作品中,光是平衡一切元素的根本,在恰当的呈现该作品水晶般视觉效果的同时巧妙的隐藏了砖墙与作品结构对该展馆视觉上的影响。外部的照明设计旨在使黑色的水晶在晚间充满生机、绽放出耀眼的光芒,通过结合冷光、展厅建筑的立面采用背光照明。同时,小型聚光灯的采用使得展会的重点标志闪烁出金色的光芒。
灯具与控制系统
主空间选用卤素灯和 LED 轨道灯。特制的3W灯具用来照亮那些显示板和显示屏,所有的灯具都通过调光器与一个DMX 控制台(一种显示控制台)相联。为了使其更加有效,设计师特意对整个系统进行了设计,每组灯光都专门设置了一个通道。
结语
本次展览赢得了游客与媒体的双重赞誉,其成功之处在于我们将光作为该展览的一个未知元素,同时将其引入到这个黑暗的环境中,使得这个由灯光打亮的超炫的空间变得更为惬意与自然。